长春体育事业走上高质量“快速路”
发布时间:2021-06-23 17:10:00 来源:长春政事儿
18日,长春市体育工作会议在长春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如今,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鲜明象征。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长春市体育局精心谋划“十四五”重点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发展,奋力开创我市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达100%,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年开放时长近15000小时,受益人群超百万人次。我市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体育社会组织“1+工程”、全民健身大数据等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高水平(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职业俱乐部3家,去年长春亚泰重返中超,长春再次成为全国仅有的四座“男女足双超城市”之一。
我市在保持同美国小石城、德国沃尔夫斯堡、日本仙台以及韩国蔚山在马拉松、足球等方面友好交流的同时,还在去年与南昌市缔结体育友好城市,在冰雪、水上、人才培养、训练、赛事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长春市体育局负责农安县的疫情防控督导,共出动车辆30台次,近百人次参与工作,为农安防控疫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体育局系统14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了“上一线、下社区”活动,280余人次参加党员志愿服务,主动捐款8.6万余元。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市2020年的体育工作并未停滞不前。我市及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年度国际和全国比赛35项次,获世界级比赛冠军2个、全国冠军8个,24人入选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队。自9月份疫情防控常态化起,长春市体育局积极推进各级各类赛事复赛,相继承办了全国马术场地障碍赛、全国体校U系列线上体能锦标赛、中国篮球公开赛,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冰球等国家、省级赛事,举办了市青少年射击、射箭、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各级各类赛事100余场次。群众体育方面也开展了“抗击疫情、科学健身、悦动春城”线上线下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庆祝全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
2020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长春体育夜色嘉年华活动;发行了1050万元长春市体育消费券,拉动体育消费2826.52万元;体彩销售稳步回升,在停售49天的情况下,成功实现逆势增长,共计销售13.95亿元,在东北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按照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体育强市的总体规划,“十四五”长春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全市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绩。我市体育下一个五年规划将以“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力创建体育竞赛新格局”、“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主要方向。其中,重点打造的“南北体育商圈”正在逐步成型——依托长春奥林匹克公园场馆优势,举办、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打造集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于一体的北部体育商圈;推动欧亚卖场商业综合体与体育深度融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兴办体育品牌大型展会,促进体育用品销售增效创收,打造集运动、休闲、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南部体育商圈。
今年,我市将以“助力北京冬奥会”“我要上全运”为主题,覆盖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老年人等七大人群,开展长春市“线上线下全民健身”、庆祝“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系列活动,青少年冬、夏季“阳光体育大会”、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等500项次赛事活动。同时,我市还将着手打造南湖公园跑马场体育公园、伊通河樱花岛健身公园、文化广场篮球公园三大亮点工程,在南湖公园、长春公园建设“好家庭室外健身房”2个,为全年龄人群提供体质检测、制定方案、高效训练的健身新模式。此外,备受大家关注的体育消费券惠民活动也将继续“发放福利”。
过去的五年,长春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多方肯定。接下来,长春体育仍将在已经铺设好的“快速路”上高速且稳定地前行。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如今,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鲜明象征。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长春市体育局精心谋划“十四五”重点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发展,奋力开创我市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
在2016-2020年期间,我市年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0余项次,形成“月月有大赛、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氛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51.5%。各类体育场地11816个,场地面积近1343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62平方米。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年开放时长近15000小时,受益人群超百万人次。我市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体育社会组织“1+工程”、全民健身大数据等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达100%,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年开放时长近15000小时,受益人群超百万人次。我市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体育社会组织“1+工程”、全民健身大数据等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竞技体育方面,我市新增6个体育项目,目前竞技体育项目已达31个,有5个奥运项目竞技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训运动员超过12000名,省注册7300人,共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260人次。我市培养输送及在训的运动员共获得冬奥会亚军1个、世界冠军27个、全国冠军231个。其中,我市九台区培养的射箭运动员魏绍轩在2019年射箭世锦赛上,取得男子团体比赛冠军,夺得了中国队在该项目的历史首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4月,魏绍轩又成功取得我省第一张东京奥运会入场券,为我省我市争得了荣誉。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高水平(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职业俱乐部3家,去年长春亚泰重返中超,长春再次成为全国仅有的四座“男女足双超城市”之一。
高水平体育赛事
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冰雪资源优势让我市在“十三五”期间相继承办了国际雪联越野滑雪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攀冰世界杯”赛等系列冰雪赛事,打造了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赛、长春马拉松、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中国马术场地障碍赛(农安站)等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品牌赛事。CBA联赛东北虎主场、中超联赛亚泰主场、女超联赛大众卓越主场等赛事已成为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到的高水平体育赛事。五年来,累计举(承)办国际国内赛事350余场次,带动了我市体育产业、会展业、冰雪旅游、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我市的体育产业同样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长春市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长春莲花山滑雪教学培训项目等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长春净月潭徒步观光项目被评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彩销售一直保持平稳运行,共计销售72.27亿元,占全省比重37%以上。我市滑雪场所4家,总接待量达到141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2亿元;连续举办19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形成“冰雪体验到吉林、滑冰悦雪在长春”的浓厚氛围。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身、武术、散打等体育经营活动项目28项,体育经营场所发展到684家,其中,游泳场所49家。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市体育文化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愈发突显,连续三年,我市被人民体育、人民网联合评为“最具体育活力城市”。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我市在保持同美国小石城、德国沃尔夫斯堡、日本仙台以及韩国蔚山在马拉松、足球等方面友好交流的同时,还在去年与南昌市缔结体育友好城市,在冰雪、水上、人才培养、训练、赛事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全民抗疫迎难而上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对体育工作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体育战线勠力同心、迎难而上,经受住了复杂严峻形势的考验。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长春市体育局负责农安县的疫情防控督导,共出动车辆30台次,近百人次参与工作,为农安防控疫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体育局系统14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了“上一线、下社区”活动,280余人次参加党员志愿服务,主动捐款8.6万余元。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市2020年的体育工作并未停滞不前。我市及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年度国际和全国比赛35项次,获世界级比赛冠军2个、全国冠军8个,24人入选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队。自9月份疫情防控常态化起,长春市体育局积极推进各级各类赛事复赛,相继承办了全国马术场地障碍赛、全国体校U系列线上体能锦标赛、中国篮球公开赛,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冰球等国家、省级赛事,举办了市青少年射击、射箭、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各级各类赛事100余场次。群众体育方面也开展了“抗击疫情、科学健身、悦动春城”线上线下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庆祝全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
2020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长春体育夜色嘉年华活动;发行了1050万元长春市体育消费券,拉动体育消费2826.52万元;体彩销售稳步回升,在停售49天的情况下,成功实现逆势增长,共计销售13.95亿元,在东北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力争创新取得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理性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传统项目优势下滑、体育产业结构单一、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我市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要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思维去剖析,以开放、均衡、多元的理念去谋划,以尊重规律、顺应潮流的态度去把握,从而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春市体育局局长李晓杰表示。按照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体育强市的总体规划,“十四五”长春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全市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绩。我市体育下一个五年规划将以“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力创建体育竞赛新格局”、“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主要方向。其中,重点打造的“南北体育商圈”正在逐步成型——依托长春奥林匹克公园场馆优势,举办、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打造集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于一体的北部体育商圈;推动欧亚卖场商业综合体与体育深度融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兴办体育品牌大型展会,促进体育用品销售增效创收,打造集运动、休闲、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南部体育商圈。
今年,我市将以“助力北京冬奥会”“我要上全运”为主题,覆盖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老年人等七大人群,开展长春市“线上线下全民健身”、庆祝“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系列活动,青少年冬、夏季“阳光体育大会”、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等500项次赛事活动。同时,我市还将着手打造南湖公园跑马场体育公园、伊通河樱花岛健身公园、文化广场篮球公园三大亮点工程,在南湖公园、长春公园建设“好家庭室外健身房”2个,为全年龄人群提供体质检测、制定方案、高效训练的健身新模式。此外,备受大家关注的体育消费券惠民活动也将继续“发放福利”。
过去的五年,长春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多方肯定。接下来,长春体育仍将在已经铺设好的“快速路”上高速且稳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