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体育界别的委员,我将认真履职尽职,为加快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的多元价值和功能得以凸显。当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曾在贫困县工作过7年的丁亚琳感触良多。她介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体育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亚琳告诉记者,她本次的一个提案就是《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她认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应该关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借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因人因地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改造,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运动活力。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2.08平方米、2.20平方米、2.42平方米和2.62平方米,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还存在资源布局不均衡、使用效率不高和功能不全等问题。而在农村,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丁亚琳建议,可以借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加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将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重要内容和评估指标。增设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器材设施,推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系,丰富农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依托村干部、体育爱好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完善设施管理体系,鼓励各地开展乡村体育联赛,加强农民健身培训,指导农村居民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现更多体育发展成绩,提供更多全民健身服务,湖北体育亮点缤纷。去年,湖北体育健儿全年揽下15个世界冠军、38个全国冠军,武汉三镇夺得中超冠军,武汉江大女足实现足协杯、女超“双冠”,王霜、郑钦文、王宗源等老将新秀佳绩频传;体育经营主体达到2.6万家,并借助北京冬奥会东风,掀起冰雪运动热潮,建成宜昌百里荒、恩施绿葱坡等37个冰场雪场,覆盖11个市州;投入5721万元用于资助地方建设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71个,枝江市、京山市入选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2023年,湖北已全面开启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加快推动湖北体育强省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湖北新贡献。
丁亚琳介绍,她还针对“线上健身”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下一步她将继续立足体育本职工作,聚焦体育工作发展,坚守体育人的精神风貌,努力交出一份精彩的“委员答卷”。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