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不到,仪器的检测数据就直接传到我手机上了,确实高级!”张强连连称赞的这台集便捷化、智能化、高端化为一体的户外智能体测仪,在全国仅有两台,一台在陕西,一台便在位于江北区寸滩街道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滨江公园里。
▲江北区专职社体指导员黎晓芸指导市民使用户外智能体测仪
从旁指导张强操作智能体测仪的是江北区专职社体指导员黎晓芸,她是寸滩街道的一名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柔力球初级指导员,经常活跃在配备全民健身器材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地方,义务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和教学。
全国首创购买社体指导员服务
镇街社区全覆盖 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体指导员的健身引领效用,把科学健身送到群众身边,2013年,江北区体育局经过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出一套社体指导员管理办法,聘请专职社体指导员进驻社区(村),并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为社体指导员申请专项工作经费,极大地调动了社体指导员服务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这一举措也开辟了全国社体指导员“政府购买服务”的先河。
▲江北区社体指导员在不同健身场所带领群众健身
“社体指导员制度无疑体现了体育惠民的初心,但在现实工作中也存在着无规范管理、无实际作用、无绩效评价的‘三无’尴尬局面,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讨,最终才确定了设置专职社体指导员。”江北区体育局局长程静表示,江北区推行这项举措经过了长时间的调研和试点,最终将专职社体指导员的范围锁定在街道、社区和居委会退休干部人群中,他们既有干事热情,也有充足的时间成为专职人员,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有效团结和鼓励群众,带动基层人群积极参与全民健身。
黎晓芸就是江北区最早的一批专职社体指导员之一。成为专职社体指导员后,黎晓芸深入各社区走访调研,通过交谈、观察、询问等方式,发现大多数居民有健身意愿,但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不多,且兴趣不浓、运动项目单一、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黎晓芸由此开启了义务指导,每周一天的柔力球教学,每周两次4小时的排舞教学,每周三全天民族舞教学,应居民们的要求,今年还开展了健美操和健身球教学。“教学虽然辛苦,但是有趣并值得的,能成为江北区的专职社体指导员,是对我个人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让我更有干劲了!”近10年,黎晓芸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创编了20套柔力球套路,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
9年来,江北区体育局持续发展壮大专职社体指导员队伍,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不仅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也在全国体育系统得到大力推广。
目前,江北区共有2766名社体指导员,12个镇街112个社区都聘有专职社体指导员,完成了全覆盖,每年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
建章立制 长效管理
激发社体指导员干事激情 提升整体水平
2021年底,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公布的《关于2021年重庆市健身气功站点年检结果的通知》名单中,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富力海洋社区的健身气功辅导站年检合格,作为该辅导站的负责人,刘晓斌常年在街道、社区定期指导居民,推广普及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不仅把街道当成了家,更是把居民当作亲人对待,多年来,经刘晓斌指导过的学员已有上万人次。
事实上,不仅仅是刘晓斌负责的健身气功辅导站接受了年检考评,作为江北区的社体指导员,刘晓斌本人每年也在接受日检、月检、年检。
“实施了聘用专职社体指导员制度后,也出现了‘干好干差一个样’的怪圈,所以我们出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着力破解如何评价社体指导员工作‘干得怎么样’的难题。”江北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江北区的每一个社区(村)公示栏里,社体指导员公示项目已经成为“常驻专栏”,社区(村)内的社体指导员的照片、电话等个人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方便群众及时联系,也进行了监督。同时,江北区体育局和相关街道会以常态调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体指导员的服务态度、工作台账进行实施监督。
▲江北区社区(村)内张贴的社体指导员公示栏
“社体指导员工作成效好不好,决定权主要在群众。我们每年第四季度都会派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当地群众对该社体指导员的意见,调查结果直接纳入年度考核中。”江北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一考核,群众满意的社体指导员就续聘,不满意的就解聘,再从候补人员挑选新的社体指导员递补,不仅激发了在职社体指导员的工作热情,也提升了社体指导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与时俱进 多措并举
推动社体指导员队伍提质增效
购买社体指导员服务、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仅仅是江北区激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积极性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江北区体育局一方面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全民健身宣传材料、科学健身知识读物,开展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一方面每年定期举办两期社体指导员培训班,不断扩大健身指导队伍,推动全民健身扩面提质。
▲江北区社体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带领群众健身
▲江北区举办社体指导员培训班
下一步,江北区体育局将持续开展活动锻炼社体指导员个人素质和指导水平,促进社体指导员队伍建设从重数量扩大向重质量提升转变,从重理论教学向重实践指导转变,从重提出要求向重管理考核转变,发挥专职社体指导员引领带动作用,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争做社体指导员、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