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髌骨软化症发生,是髌股关节的这种生物力学关系发生紊乱造成的,髌骨向外侧倾或者半脱位,导致髌骨内侧的面软骨撞击股骨外髁滑车,引起关节外侧间隙软骨过度磨损,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膝关节前侧疼痛,久坐起立或下楼、下坡时疼痛加重,常有腿打软,关节怕凉,或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等。严重时形成骨性关节炎,所以早期诊断,釆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预防它的发生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软化病因
先天性因素
很多原因都可引起髌股关节关节两部分对合不良,如髌骨发育障碍,位置异常及股骨髁大、小异常,膝关节内、外翻及胫骨外旋畸形等,均可使髌骨不稳定,产生髌骨半脱位或侧倾,在髌骨滑动过程中,髌股关节面压应力过度集中于某一部位,成为慢性损伤的基础。
后天性因素
主要与劳动、运动姿势与强度等有关,膝关节处于35度至50度半曲膝姿势时,会明显增加髌骨半脱位或侧倾,以致加重髌股关节的外侧磨损,如自行车、爬山、滑冰等的训练,是本病的常见原因。膝关节长期在大强度负荷(包括过度肥胖状态下)运动,也容易加重髌骨软化症。
在平路上行走的髌股压力只是体重的0.5倍,上楼梯时增至体重的3至4倍,而深蹲时压力则高达7至8倍。以上提及的肌肉紧张及结构异常等原因,会令髌股压力进一步增强。当膝盖重复屈曲时,屈曲幅度愈大,髌股压力愈大。膝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及结构异常等原因,也会令髌股压力进一步增强。
日常养护
运动前先活动关节运动前充分活动关节可使髌骨关节面各个部分都受到刺激,滑液营养成分能均匀渗透到软骨组织中去,增强关节的润滑作用。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持续性蹲位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爬楼梯等膝关节屈曲位用力的锻炼。避免突然改变锻炼的强度,增强力量和耐力的活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保持合适体重合适体重能降低作用于膝关节上的重力,肥胖则会增加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形成恶性循环,体重越大,疼痛越重;反之,体重越轻,疼痛越轻。
及时治疗膝关节出现不适或不定位疼痛时,要考虑到早期髌骨软化症的可能,要及时休息、及时治疗,防止关节软骨退变加重。
注意事项
在锻炼或参加体育运动之前,牵拉大腿前边(股四头肌)和后面(腘绳肌)的肌肉,可以降低肌腱的张力,并减轻活动过程中髌骨作用于膝关节髌股关节面的压力。
通过特殊的锻炼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因为下肢的肌肉力量对膝关节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股四头肌比较发达的人患膝关节病的危险性较低。做股四头肌锻炼的方法有四点:一是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锻炼,就是大腿前面肌肉用力收缩到感到髌骨移动为度,然后放松,二是做股四头肌等张收缩锻炼,坚持三到五秒后放下。三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进行锻炼时将大腿前边的肌肉用力收缩,直到发困发酸时放松。四是平卧于床上将双侧大腿于膝关节伸直位时抬高到90度。我们不赞成进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爬楼梯等膝关节屈曲位用力的锻炼。
避免突然改变锻炼的强度,增强力量和耐力的活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保持合适的体重能够降低作用于膝关节上的重力,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髌骨软化症,骨质增生)的危险,将形成恶性循环,体重越大,疼痛越重;反之,体重越轻,疼痛越轻,所以在治疗髌骨软化症和骨质增生时体重将成为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穿合适的鞋子,行走或跑步时,最是穿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和下肢力力量的鞋子。如果有跑步锻炼的习惯,跑步时最好穿减震鞋,还应该注意定期换鞋。在参加对抗性体育活动之前,检查你的鞋带是否太长。
尽量避免深蹲动作,如鸭子步等,保持膝关节在无痛范围内活动。
如果有膝关节疼痛时应该坚持护膝或护髌器。
就临床经验看,膝关节髌骨软化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从生活中注意,在发生膝关节疼痛、酸胀或不适感、或上下楼梯疼痛,就要积极防护,养成有病早看的好习惯,软骨退变就很难过早发生。另外,合理的运动也可预防劳损,避免损伤。总之,膝关节髌骨软化症是可防可治的,只是更多的需要自己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