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官方网站!
运动可以重塑大脑
发布时间:2019-12-18 15:55:00 来源:

        大脑可以改变,可以重塑,运动是最好的重塑剂;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有效增加神经元;要想成为有能耐的自己,成为不老的传奇,要保持运动,保持学习,保持生命激情;家长们不要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事实上,体育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


微信上常常有笑话,说什么“我的某某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以此来自黑自己某种课程的糟糕表现。

这些言论特别无知。事实的真相是:运动可以让人聪明。

美国有一项名为“零时体育计划”的研究,这项研究在芝加哥的一所中学进行,学校要求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然后再去上文化课。开始时,学生家长都反对,认为学生早起进行那么大运动量训练,很可能不等上课就要瞌睡。

但很快家长们发现,学生们跑步结束后上课反而更清醒,而且反应也快,学习效率显著提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施建农教授在他的青云学校也做过类似尝试,结果是一样的。科学家们早就找到了相关证据。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盖吉博士和他的团队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饲养了一批年老的老鼠,研究人员给这些老鼠提供各种玩具,比如球类,和可以钻的长长的管子等。玩具中还有那些孩子们经常玩的老鼠转轮,老鼠一旦踩上去,就会转个不停。

45天过去,研究人员把这些老鼠解剖后发现,与一般笼子中长大的老鼠相比,这些不停地运动的老鼠,它们的海马回容积增大了15%,神经元数目也增加了15%,也就是比普通老鼠多了4万个神经元。所谓海马回,是人体大脑中负责长期记忆的部分。人们常常会把记忆力好的人认为是相当聪明的人,海马回发达的人,自然也是我们常人认为的聪明人。

盖吉的团队就此认为,运动是增加新的神经元最有效的方式。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跑转轮上转了一个月后,老鼠海马回的新神经元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实验在一本叫做《重塑大脑 重塑人生》的书中有所记载。这是一本讲述神经可塑性的科普著作,书中讲述了许多重塑大脑的神奇故事,比如:80岁老人可以在操作方面胜过50岁的人;只有一半大脑的人可以正常生活;还有语言障碍、自闭症患者、注意力障碍通过大脑训练改进的奇迹。即使没有这些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那些会多种体育项目的人,那些体育界的世界冠军,都是智商很高的人。

运动让人更快乐

运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右半球,速度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都是人在运动时必需的几种基本能力。经常运动的人比常人反应更快。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平均反应时间是0.12到0.15秒,而不经常运动的人反应时间是0.3到0.5秒,两者相差了两倍多。这就是说,如果一杯咖啡从桌子上掉下来,经常运动的人能更快地接住它。


当然,运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它会让人更快乐。上面谈到的快速反应是人快乐的源泉之一。当然,人的快乐是与内分泌紧密相关的。最近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再次说明了运动让人快乐的本源。

这项研究来头不小,主导者来自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内容是体育锻炼与精神健康的关系。为了让研究数据更为准确,他们在采样的时候下足了功夫,他们选取了100万人的大样本,将精神压力分为自我感觉有和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并且将年龄、性别、种族、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等可能影响的因素一一作了校正。结果发现,对抑郁、压力等所有的精神问题来说,锻炼永远比不锻炼好。

关于人体在运动中会分泌让人快乐的物质——内啡肽的研究已经多次得到证实,人们也的确能在运动中体验各种快乐感觉。相关研究直到最近依然在进行。在《体育与运动心理学》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受试者在经历1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后,他们的兴奋水平都变得更高。另一本杂志《替代补充医学》中介绍,轻度抑郁的人们在进行一周积极的运动后,情绪都有所改善。

运动可以保护大脑

有学者发现,运动能带来的最大转变,是它可以对大脑产生保护作用。

太极拳是需要高度专注的运动,研究发现,太极拳可以刺激大脑的平衡系统。这是因为,太极拳类似于打坐和冥想,现在的研究已发现,静坐和冥想可以有效减轻压力,保护海马回的神经元,保存记忆。与太极拳类似,那些需要人全神贯注的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心智退化的速度。例如学习一种新的舞蹈,打打桥牌等。这些运动我们可以称为心智运动。身体的运动很重要,它不但可以创造新的神经元,而且可以在运动中给大脑足够的氧气,让人觉得心智敏锐。而心智运动,是身体运动之外的另一种大脑体操。

哈佛大学的精神科医生乔治•范伦特曾经主持了一个大型、长期的人类生命研究计划,他研究了824名受试者,从青春期跟踪到老年。他的受试者分为三组:哈佛毕业生一组,第二组是贫穷的波士顿人,第三组是智商非常高的女性。结果发现,只要保持运动(身体运动和心智运动),保持不断学习新东西,即使年龄大,也不会显得比别人衰老。他由此总结说,人生最好的方式是做你一直想做而没有机会去做的事。只要有想做的事,就有生命的激情。

我前些天采访了电影《女篮5号》的原型——曾经的国家女篮主力中锋杨洁女士。她退役后开始学京剧,而且把京剧文武场的全行当学了个遍,如今是京剧圈的名票。这样一位爱学习的女士,在86岁高龄,虽然腿脚不再利落,但谈吐智慧,态度从容,依然可以开着手动档的汽车在北京车流中来回穿梭,可称为“不老的传奇”。

运动刺激了感觉和运动皮质区,维持着大脑的平衡系统,但这些功能在人们年老后就开始退化,有些老年人担心摔跤而不敢出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人们便会发现,这些人会迅速衰老。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给予了重要提示:不要以为只有脚动起来才算运动,手指运动也是非常好的运动形式。比如,打算盘,翻绳游戏甚至织毛衣、穿珠子等等都算是运动的一种,画画与写书法当然也算。

现在,有些学者开始将各种运动分类,看究竟哪种运动让人脑受益最大。

前面说过的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做的研究中发现,最划算的锻炼是团队活动、骑单车和有氧体操。而对于抑郁障碍的人群,低强度的团队活动可以占据第三位。

团队活动,比如打打篮球,一起挥挥拍的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难度可高可低,但却收益最高。如果实在打不动,老年人也可以结伴下下围棋、打打麻将、唱唱戏甚至写写字。总之,人的大脑是有可塑性的,每做一次运动,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每次练习都在改变大脑的神经回路,只要保持生命激情,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仅会让精神快乐,也会让躯体年轻。





返回顶部小火箭